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

  • 2025-10-24 12:00:30
  • 14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秒的认识》小学数学说课稿1 教材分析 《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此前,学生已对时、分具有一定的感性体验,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我拟定了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知识目标:能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教学《秒的认识》时,我们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利用“神舟七号”发射录像让学生直观理解秒的概念,通过参与倒计时活动,感知1秒时间的长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接下来,我们紧密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范文

1、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巩固时间单位转换和经过时间计算的知识。 填空练习:通过填空练习,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和记忆,如50分比1时少多少分,1时比45分多多少分等。 竞赛活动:教师报时刻,学生抢看谁快,给予奖励。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2、计算从几点出门到学校几点。巩固练习:完成做一做中的第2小题。填空:50分比1时少多少分?1时比45分多多少分?一节课是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竞赛:教师报时刻,学生抢看谁快,给予奖励。全课总结:珍惜每分时间,多学本领,建设祖国。

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教案: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面积的含义。 让学生体验面积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引入面积概念 从圆形周长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画圆、比较周长和面积,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圆形的大小差异,为面积概念的引入打下基础。

《时间的计算》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范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学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转换和经过时间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谜游戏、例题讲解、自主探索、巩固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走1小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行关系,1分=60秒。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发展。 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学习的精神,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几分之一的表象。

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是 无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小学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列出包含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并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将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过程,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数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理解面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淘气的猴子》教案三篇

1、【 #教案# 导语】《淘气的猴子》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创设了“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0”这一规律,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就要用到这一规律。

2、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被除数是0的除法。

3、教材分析:淘气的猴子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2节内容。教材创设了“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这个规律,并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用到这规律。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

1、【篇一】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数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2、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 《时间的计算》 教学内容:P62例例2 三维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3、【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理解面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4、【篇一】三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事物或图像,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并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使学生记住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认识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5、【 #教案# 导语】《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6、篇一 设计理念: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以小朋友熟知的《西游记》为蓝本,创设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回老家花果山”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